最近,跨国投资银行瑞银集团发布行业预计称,未来五年内全球储能成本有望下降1/3左右,储能行业的迅速发展将带动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拓展。正值21世纪20年代初始,全球多个行业研究机构都对储能行业未来的发展非常乐观,期待全球储能行业迎来“黄金十年”。
成本有望迅速下降
有数据显示,在过去的十年里,锂电池制造成本出现了迅速下降,继而带动了全球电动汽车产业的商业化进程。按照瑞银集团预计,到2025年储能成本有望下降1/3,而未来十年里,储能成本预期下跌幅度能达到66%-80%。
彭博新能源财经(BNEF)统计的数据也显示,2019年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每千瓦时成本大概在156美元,较2010年每千瓦时1100美元的成本下降了85%。BNEF指出,按照当前趋势,到2024年,在生产规模持续拓展及其电池效率持续持续提升的情况下,动力电池成本有望降至每千瓦时100美元以下。
BNEF认为,到2040年全球电池需求预期能达到4584吉瓦,全球电池生产企业及其锂、钴、镍等金属矿产企业均将迎来利好。
瑞银集团的预计指出,当前储能行业已发展至“临界点”,在未来十年里,全球电池生产企业将更加积极地对新兴技术系统进行研究,原料成本的下降将有助于降低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的成本。数据显示,2025-2027年间,储能加上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预期可以实现完全的平价上网。
大规模储能潜力巨大
CNBC撰文称,在电池成本持续回落的前提下,锂电池的运用范围也在逐步扩大,其中包含可再生能源整合储能、电网灵活调峰等应用环境。BNEF储能领域主管Logan Goldie-Scot指出:“在短时间内,‘可再生能源+储能’,特别是‘光伏+储能’已成为带动电池系统建设的主要带动力,开发商和电网之间将形成新的合同架构。”
据了解,当前全球zui大的锂离子电池安装在南澳大利亚州,该电池储能规模达到100兆瓦,在用电高峰时期可为超过3万户家庭提供电能。2019年11月,该电池运作商Neoen宣布,将进一步扩大这一系统产能,将其储能规模扩大至150兆瓦。
按照BNEF的报告,2019年韩国是全球储能市场发展的主要“推手”,而到2040年,美国、中国储能规模则有望领跑全球。同时,印度、德国、法国、英国、澳大利亚及其部分拉丁美洲国家都将成为储能的重要市场。以美国为例,有行业人士预计,到2025年,美国储能规模预期能达到6500兆瓦,较2019年的647兆瓦出现了大规模拓展。
数据分析师Joe Osha预计称:“未来十年里,随着储能规模的扩大,全球电网将比过去100年出现更多变化,在各国政府补贴和政策提振下,储能领域为市场带来了很多投资机会。但是,值得注意的是,和其他激烈竞争的行业一样,并不代表所有企业都能从中获利,zui终将是部分行业领袖得到可观的投资回报。”
技术有望持续创新
美国落基山研究所曾发布研究称,全球在电池制造和技术进步方面投入的大量资金,已经为全球储能行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到2030年左右这一巨大转变将显现出来。
瑞典皇家科学院曾表示:“在过去的几十年里,全球锂离子电池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,未来电池领域的突破将持续改善人类生活,保障地球以可持续的方法发展。”有数据显示,截至当前,全球范围内研究开发新兴电池的投资规模已经达到了数十亿美元,固态电池、液流电池等新兴电池均有望替代部分锂电池市场。
CNBC认为,到到目前为止,成本高昂仍是锂电池尚未大规模使用在电网调峰的重要原因之一。同时,锂电池的安全系数亦是其劣势之一,在电池技术的持续创新下哪种电化学储能方法可以zui终崭露头角仍是未知。
同时,美国投资机构Cowen分析师Jeffrey Osborne指出,在未来电网发展中,智能技术的使用将是一大新兴浪潮,随着大规模储能和可再生能源发电独立电网运行后,电网将需要新的信息技术去满足用户电力需求,在未来10-20年内,将可以看到行业变革。